GCr15在進行無錫回火加工之后的磨削加工,在沒有檢查磨削表面質量之后,立即裝機運行,之后在服役初期發生斷裂。磨削面上的二次淬火變質層厚度上也就是會達到0.10~0.40mm,無錫回火加工時候的燒傷層深達6.4mm以上。此類磨削變質層有可能在磨削后剝離。
次進行磨削的時候,在它的表面上也就會形成0.03mm左右的二次淬火層以及二次淬火層內側的黑色回火燒傷層。第二次進行磨削的時候,表面也就會形成新的三次淬火層,原來的二次淬火層已被進行無錫回火加工。三次淬火層表面也就是白層,深度其實是0.002mm,次層是已被無錫回火加工成灰色的二次淬火層,內層是兩度被高溫回火的燒傷層。
GCr15磨削面所要承受的三種應力,對于砂輪的切削形變應力,它本身也就是平行于削軌跡的拉應力;關于此切削熱應力,是由表層熱膨脹層所產生的拉應力;組織應力,是工件組織高溫無錫回火加工之后因為體積收縮所產生的殘余拉應力。
就三種拉應力疊加之后若是超過材料的斷裂強度,就其磨削面也就會形成裂紋。這種裂紋細窄而鋼健,短小而細密,一般在磁粉探傷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這樣的裂紋的形貌有時候會呈現網絡狀龜裂,有時候呈現垂直于磨削方向的平行條紋,其深度一般均較淺,約為0.1~0.5mm,垂直于表面伸展。
當工件具有比較大殘余應力的時候(例如大型形狀復雜工件無錫回火加工不足,或未進行無錫回火加工,或鑄造應力很大時),裂紋深度也可能達到1~5mm,或更高。一般磨削裂紋深度只到高溫回火層深度,止于正常淬火-回火組織處。 |